“医养团结”买通“最后一公里”
怎样让晚年人活得更有“尊严感”?近年来,“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医养团结新型养老模式在多地兴起,将现代医疗服务手艺与养老包管有用团结,买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现在已成为我国重点培育的养老服务新偏向。
“医养团结”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团结,实现社会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详细有医疗、康健咨询、康健检查、疾病诊治和照顾护士以及临终眷注等服务;“养”包括生涯照护、精神心理、文化活动等服务。2016年,医养团结被纳入《“康健中国2030”妄想纲要》。
“医养团结”现在仍保存一些难点: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和医疗包管营业多头管理、权责不明晰,统筹难度大;养老机构对接医保门槛高、有危害;医院方面缺少动力和激励政策;专业职员步队缺乏等。
“卫生、民政、人力社保等部分应增强协同配合,按职能制订完善配套政策。一方面降低养老机构接入医保门槛,并完善相关羁系步伐,另一方面,生长恒久照顾护士包管,失能半失能老人医疗照顾护士用度由照顾护士包管基金支付。”吴文彦说。
骆沙鸣以为,医养团结是养老的最焦点的内容,也是最基础的服务模式。调研中,骆沙鸣对福建晋江梅岭街道晋阳社区的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站十分推许。这家养老服务站借助互联网、云盘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手艺,开发应用智能终端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平台等,实现小我私家、家庭、社区、机构与康健养老资源的有用对接和优化设置,提供紧迫援助、生涯照料、家政服务等基本服务。养老服务站还为社区的高龄失能、失独老人提供智能腕表,随时测心率、计步、定位,如遇紧迫情形可按键求助。
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站以社区为依托,有用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推动康健养老服务业智能化升级。“使用远程医疗服务手艺和‘互联网+’手艺,扩大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和医养团结养老机构的半径,开启‘互联网+’医养团结服务新模式。”骆沙鸣说。